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她带领团队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推进全社会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普及;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她勇于担当,完成帮扶村子脱贫摘帽任务。
孙景慧(左一)与同事探讨脱贫工作
乡亲们欢迎,是最大的动力
为了拔掉“穷根子”,孙景慧带领工作队,以村为家,吃住在村,一年驻村时间多达280多天。她探索出了与乡、村两委、工作队、第一书记“思想统一在一起、工作捆绑在一起、责任担当在一起”的“三个在一起”工作思路,对两个帮扶村10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调查走访,了解每户情况。她还经常与乡、村两委、第一书记、村民代表共同找脱贫点子,想脱贫路子。
山西省地震局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着力夯实党建基础,推行“党建+精准扶贫”模式。马家咀村多年来由于贫困,一直没有党支部活动室,孙景慧多方协调,筹措资金2.95万元改造修缮了该村党员活动室,夯实了党建基础,密切了干群关系,用满身“泥土味”筑牢了干群“鱼水情”。
解群众之难,重在精准
“扶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这是孙景慧牢牢记在心间的话。精准帮扶,对症下药,着力激发帮扶村的内生动力。
孙景慧精准扶贫的第一关是“精神扶贫”。每到农闲,村里除了鸡鸣狗叫声,就是麻将磕碰声,就连个别村干部也精于此道,孙景慧就从这几个村干部入手。3个月,孙景慧和她的队友硬是把杏岭子村多年的陋习改了过来。
接着,孙景慧又盯上了群众之“难”。她争取项目、落实资金,历时一年多打成一口500米深井,在2018年使帮扶村百姓摆脱了几代人喝黄泥水的历史,喝上了甘甜卫生的饮用水,解决了村民“饮水难”。郝效忠患有脑梗后遗症,家中缺劳力,孙景慧就带领队员帮助他家干农活,多次去有关部门帮忙办救济手续,解决了贫困户“生活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精准扶贫关键在于找到适合杏岭子村发展的好项目。孙景慧带领工作队经过2个多月的考察调研,多次与致富能手探讨,同乡、村两级干部认真研究,结合杏岭子村实际和百姓意愿,确定发展养殖业项目。
2017年11月4日,扶贫队、村干部、致富能手、贫苦户代表带着376只品种优良的母绵羊连夜赶回村里,为94户贫困户带来致富希望。目前该村羊养殖产业已发展到2000余只的规模,在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农民收入也稳步增加。
为进一步带动贫困户致富增收,孙景慧还带领村民实施“一亩田马铃薯原种”产业帮扶计划,筹措资金6.48万元,购买32400斤“一亩田”马铃薯原种,在耕种前全部发放到帮扶村每个贫困户手中。随后又邀请土豆种植专家,为村民现场讲解演示种薯的切割、包衣、消毒,以及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环节问题,为马铃薯种植提供有力保障。
为了确保马铃薯销路,孙景慧与五寨县科园实业有限公司、万兴制粉有限公司等6家精淀粉加工企业洽谈合作,落实兜底销售,形成一个育、繁、产、加、售的完整产业链,最终使农户受益增收,平均每户每亩增收达800元。
防震减灾,更好服务社会
孙景慧带领的山西省地震局宣教中心是一支年轻的团队,成立时间短,年轻人多。为了培养出一支作风过硬、勤奋务实的队伍,孙景慧本着“学中干”“干中想”的理念,主持完成震害预测及科普馆建设等基础工程项目5项,带领团队发挥省局特色,不断提升防震减灾宣传水平。
为健全防震减灾新媒体宣传阵地,她组织创立了山西省地震局门户网站、山西防震减灾科普网、官网手机版、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五大平台同步发展的宣传阵地联盟,进一步扩大防震减灾宣传覆盖面。
为推进防震减灾宣传出精品,她带领团队制作了《校园地震应急演练》《防震减灾进校园》等一系列宣传作品,以丰富多样的宣传形式,使防震减灾理念和文化得到广泛传播。
近年来,孙景慧主持完成震害预测及科普馆建设等基础工程项目5项,带领山西省地震局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中心(执法总队)获得“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依法行政先进集体”“山西省科技传播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被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荣记集体一等功。她本人被评为“全国地震系统先进工作者”、山西省“巾帼建功标兵”,荣获“忻州市脱贫攻坚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