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树青:以开放倒逼改革攻坚,以改革攻坚驱动更高水平开放

2020-07-27 16:50:09 来源:人民网
善举纲者万事遂,善谋势者机可期。自贸区成立以来,我们坚持以创新的精神、开放的思维、攻坚的姿态,聚焦聚力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持续推动产业能级、项目投资、创新驱动、城市品质、营商环境“五大升级”,以改革加速度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逆势上扬。上半年,全区实现GDP 761.8亿元,增长2.1%,增速分别高于全市和全省1.7个和2.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分别高于全市和全省1.8个和3.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分别高于全市和全省8.9个和8.7个百分点,是全市唯一增长两位数的县市区;合同利用外资8.1亿美元、增长20.5%,总量全市第一;实际使用外资达到2.66亿美元、占全市1/3。

聚焦“人无我有”,大力实施首创式改革

自贸区烟台片区颁发“跨国办”营业执照

紧盯投资、贸易便利化,持续推进重大制度创新。

一是离岸服务“跨国办”。对标国际最高标准经贸规则,全国首创“中日韩投资便利化跨国办”模式,先后为11个境外投资者提供企业注册和变更、跨境银行开户等全过程离岸服务,成为“后疫情”时代外经贸合作的“烟台样板”。

二是科技服务“精准办”。设立全国首家自贸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全省首个互联网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打造中韩、中加、中俄3家海外离岸创新平台,建设首个上海科技孵化平台,实现异地双向孵化从“0”到“1”的升级突破。同时,加快推进八角湾中央创新区、八角湾海洋经济创新区“两大创新区”协同联动,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环东岛国际科教走廊“两大科创走廊”互促共赢。

三是人才服务“全程办”。全省首个成立国际人才集团,推出“十全”服务模式,搭建人才服务、创业、投资、安居、教育等一站式、全链条服务体系,累计引进合作“两院”院士20多人、省级以上高端人才200人,首开烟台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合作先河,营造“热带雨林式”人才生态,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区。自贸区挂牌运行以来,推出制度创新案例全省、全国“首创率”超过60%。

聚焦“人有我优”,大力开展差异化探索

首个外资律所落户自贸区烟台片区 

充分发挥地域、产业、自身优势,进一步做优做美、做高做新、做大做强,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一是推动中日韩深度合作。率先推出“两国双园”合作模式,引进落户全省首家韩资律所、首家韩资独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首家中韩国家级科创孵化基地等项目,新引进韩资项目数量同比增长2倍以上,成为国内韩资企业集聚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高标准启动建设中日产业园,入驻国内首个超高清产业研究院、5G联合创新实验室等一批重大项目,与中韩产业园构成“一体两翼”互促发展之势。

二是加快海洋经济创新。全国首个实施政企社科四方联动“大养护”模式和海洋牧场融资新机制,推动海洋生物产业蝶变发展。建成海洋经济创新中心,引进中科院产业技术与育成中心等高端科创平台10多个。探索“海工+渔服”模式,引进中国500强经海海洋公司,实施海洋牧场“百箱计划”,致力建设亚洲最大的海洋渔业规模化养殖基地。

三是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全省首创科信贷、成果贷、信保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率先实施的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经验在全省自贸片区推广应用。

聚焦“人优我强”,大力推动集成性创新

烟台开发区发放我省自贸区首张“行业综合许可证

整合集成优势,实现从创新跟随者到创新领跑者的转变。

一是企业开办集成。在全省率先设立自贸区企业服务专区,将商事登记、行业许可、税务服务、投资建设等七大类业务181个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到一个专区,实行无差别“一窗受理”“一窗通办”,挂牌一年新注册企业4500多家。

二是项目建设集成。全国首创项目审批“四书合一、三一审批(一体编制、一次报审、一文批复)、一链办理”,从拿地到开工最快2个工作日。全国首创“全链条全周期供地管理模式”,实现从选址、设计到验收全链条,从项目洽谈到达产全周期。上半年,全区开复工产业项目86 个、总投资达到674亿元,全年新开工各类项目150个以上。

三是惠企扶企集成。先后制定出台实施保障企业开复工七条举措、帮扶困难企业八项措施、扩大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十条意见、服务外资企业八条措施、提振服务业五项行动,累计为企业降本减负30多亿元,有力促进了企业复工复产、消费复苏回补。

分享到: 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